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热点

全球关注:特斯拉与上海,谁成就了谁?

2023-04-14 21:41:27来源: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


(资料图片)

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工厂,依然是在上海。只不过,那不是汽车生产工厂。

4月9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宣布落户上海临港,项目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落沪”消息后的第六日,4月14日,特斯拉为该项目启动招聘,涵盖产品研发、智能制造、供应链、工业互联网研发等岗位。

△ 特斯拉为储能工厂启动招聘 图源:“特斯拉招聘”公众号

上一次,特斯拉在上海激起浪花,是在五年前。

2018年,特斯拉与上海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当时,特斯拉的这一举动被形容为“鲶鱼”入场。时隔五年之后,“鲶鱼”能否再次激活中国储能行业的赛道,值得拭目以待。

更直接的激活效果,或许能体现在上海。

随着新能源行业竞争加剧、消费变革下,各城市在新能源赛道上的角逐越发激烈。

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越上海晋级,成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而上海“工业第一城”的位置,被紧紧盯住——2022年,深圳以工业增加值1.13万亿元,超过上海。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上海站在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如今,在上海着力推进高端制造业的背景下,特斯拉再次“落沪”,能否让上海扳回一城?

再度“牵手”

特斯拉与上海的合作,可以从2018年说起。

2018年7月,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上海临港管委会共同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

到了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落户投产,上海新能源产业也随之迅速壮大。短短几年时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成为特斯拉全球市场主要的出口中心。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图源:图虫创意

时隔五年,特斯拉又一次把目光瞄向了上海,投资建设大型商用储能电池工厂。

在外界看来,特斯拉选择再次在上海建设工厂,是吸取了上海超级工厂带来的经验,即越接近当地市场,对生产越有利。同时,本土化生产更有利于其控制成本。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再建一个工厂要考虑当地产业链配套是否完善、市场需求是否旺盛,以及地方政府给予的土地、税收等支持政策力度的大小。

“特斯拉跟上海已经有成功的合作案例,在生产、运营上有经验。而且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还能为特斯拉在融资、贷款等方面提供服务和支持。”张翔说,储能工厂也将吸引更多人才进入,提高当地就业率,从而形成正向循环效应,助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据了解,储能被认为是新能源革命的核心环节,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能源,配合化学电池、氢能、抽水蓄能、机械储能等储能方式,是迈向绿色能源革命和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

用更直白的比喻来说储能和用户的联系,相当于是大型“充电宝”。有了这个“充电宝”,就能降低能源成本,提升电网稳定性和灵活性。

氢储能与可再生能源 图源:图虫创意

张翔解释称,由于电力的生产节奏和使用节奏并不一致,由此需要大量储能设备,扮演中间介质的角色。也就是要把光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通过某种物理或者化学手段储存下来,在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原理类似于“充电宝”。

由此看来,特斯拉建设的大型商用储能电池工厂也将提升新能源装备技术水平。与此同时,上海临港拥有的“风-光-氢-电-制-储-用”完备产业链,推动上海快速形成储能产业的集聚,并带动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供应链的转型升级。

近年,能源行业发展迈入新阶段。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文件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型储能将从商业化步入规模化发展时期。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在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中,2022年中国占四分之一,是全球储能市场发展的主力军。

对于上海来说,同五年前一样,特斯拉大型商用储能电池工厂的建设,势必会将上海迅速推向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中心。

“从全球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储能技术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也在大幅提高。不仅如此,较为完善产业链也增强了产业竞争力。特斯拉储能工厂进入上海,会促进储能企业的竞争,提升新型储能领域创新能力。”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互成就

在特斯拉公布其建造商用储能电池工厂之前,除上海以外,像青岛、沈阳、西安、广州等城市都被传出加入到特斯拉第二工厂争夺战。

在受访专家看来,特斯拉直接扩建上海超级工厂是最为便捷的选择。

具体来看,上海位于长江出海口,本身就拥有大型海港,不仅可以将汽车运往北方,也可以运往南方,还可以通过长江运送到内陆,也可以通过上海港直接出口到其他国家。

与此同时,上海具备国内完整发达的汽车产业链,目前已形成汽车产业集群,并培育起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优势明显。

汽车制造工厂 图源:图虫创意

然而,纵观上海在汽车制造上的发展,不难发现,这条路走得不算轻松。

制造业是大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三五”之前,随着传统产业从城市繁华地段退出,向中西部外迁,利用腾出来的厂房,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导致上海工业用地大幅度减少。

2015年,上海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向下突破30%,降到28.5%,直接影响上海GDP增长速度。面对下跌的工业总产值,上海在2016年给制造业划下一道红线:制造业增加值不低于GDP的25%,并强调“制造乃城市基因,制造转型不代表放弃制造”。

同年发布的《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明确将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增长点。而位于浦东最东南的临港,在上海制造业向先进制造转型后,承担起聚集高端产业的使命。

随后,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工,创下“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行业神话。这座超级工厂运转后,逐渐撑起了特斯拉的产量。

数据显示,2022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量达到了71万辆,同比增长48%。特斯拉2022年全球共交付131万辆汽车,上海超级工厂贡献占比达54.2%,撑起特斯拉全球过半产量。

特斯拉 图源:图虫创意

上海深受其益。虽然2022年尚未统计特斯拉上海工厂为新能源汽车产值的贡献量,但有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63.19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17%;上海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1700亿元,其中特斯拉上海工厂就贡献了超过15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也成为带动上海出口的主要引擎之一。根据海关数据,202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出口839.9亿元,增长1.3倍,其中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海外27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40%。

由此看来,特斯拉需要上海,上海也同样需要特斯拉。

不仅如此,外资企业作为上海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为上海的制造业发展和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大众、通用汽车,以及上海化学工业区一系列重点外资项目,到近年来的特斯拉、奥迪等标志性项目的落地,外资对促进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开放发展,都发挥了支柱性的引领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市制造业外商投资增长约17%,增速明显快于工业投资平均增速。

上海 图源:图虫创意

对于上海来说,它到底有什么优势吸引着像特斯拉一样的外资企业落户?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优越的产业链配套条件以及上海乃至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助推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临港。

“在当时,上海以及我国本土消费者对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供需缺口不小,加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自身也确实需要壮大和技术升级,需要通过创造出口来体现出中国制造的高效率,而上海在服务外资企业,提供外资发展所必需的金融支持、出口便利等方面,拥有国内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优势。”曾刚说道。

在他看来,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链完整,物流基础设施完备,技术工人充足,新能源技术和制造产业链等生产条件相当优越。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制造一辆新能源汽车关键的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电池、电机、车身、底盘等,而它们的生产地基本是上海周边的制造业强市。

例如,动力电池的供应商主要为南京的LG化学和宁德的宁德时代;电驱动系统(电机、电机驱动模块)基本分布在宁波、金华和台州;中控屏模组在苏州和芜湖,空调系统在南京、无锡和绍兴。

这意味着,汽车产业的大部分的核心零部件都可以在长三角区域内完成,特斯拉等企业的就近布局有利于高效配套运输、减少运输成本。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造车已实现超90%零部件国产化,能大幅降低成本,同时稳步提升产能。并且围绕着在上海的超级工厂,苏州、宁波、南通等长三角地区形成了电池、汽车芯片、汽车驱动系统、汽车内饰、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全生态链。

如何突破?

随着长三角供应链日趋成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产业链条,足以让任何一座城市趋之若鹜。但当前,上海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节点。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2022年,西安以101.55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一举超越上海的99万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的城市。要知道,一年前,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只有不到27万辆,远远少于上海的63万辆。

而在工业生产方面,2022年深圳市的工业增加值以1.13万亿超越了上海市的1.08万亿,跻身工业第一大市。在此之前,深圳工业总产值已经连续 4 年位居全国之首,2022年在工业增加值的突破,意味着深圳成了全国工业“双冠”。

深圳 图源:图虫创意

作为我国工业体量最大的三个城市,上海、深圳、苏州一直是你追我赶,上海一直稳坐中国工业城市的头把交椅,深圳苏州各有所长。

由此看来,上海正面临着面临新一轮挑战。

“随着中央和地方对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的日益减少,加上世界其他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量的增加,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供销情况发生了新变化,新能源汽车生产利润率开始下降,甚至一批小规模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破产。”曾刚说道。

要想推动上海高端制造业健康发展,曾刚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增强新能源汽车的自主研发能力。同时也要重视技工的在职培训,推动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发展与各城市之间、各生产企业之间的互利合作。

从而建立健全的新型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系统以及以本土为中心、布局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服务网络,扩大我国在世界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服务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技术为新能源汽车充电 图源:图虫创意

随着产业变革的加快,技术壁垒不断提高,打造高品质自主品牌也成为当前政策及资本的主要方向。《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上海市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制造领域,延伸发展智慧出行、汽车金融等服务领域。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规划》指出要以规模推广、能级跃升为重点,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高功率密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支持本市龙头企业发挥品牌和技术优势,加快推出市场认可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高端产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矩阵。

同时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突破多类型整车产品,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零部件实现批量产业化,产业链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推动长三角地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力争到2025年,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产业规模突破3500亿元。

就当前各城市发布的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2023年1-2月,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21.13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2%。虽然前两个月上海的工业增加值有所下降,但在电气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之下,上海还在加强在核心科技、智能制造等层面重点发力。

接下来,特斯拉的储能工厂能否成为上海的“充电宝”,值得拭目以待。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